【子女教育】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修订启动!都有哪些重大主题?
2021-11-17 09:39:31 421
近日,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在“2021初中教育发展论坛”上介绍,继普通高中教材修订完毕后,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修订也要启动了!
大致的工作进度是希望今年年底能够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标,计划2023年,义教的教材修订完成投入使用。
再有两年,娃的课本就要启用新版本了!而在“双减”的大趋势下,教材的内容会有哪些修订方向呢?
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!教材修订方向,有了!
申继亮在报告中有重点提到,素养本位的教学时代来了!
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“不要着急去看到取得什么成绩”,而应该为孩子的人生价值定向,为自主学习蓄力,为核心素养立本。
素质教育大道当行,自然也要在教材中体现。
在早先召开的2021年金秋教育系列发布会中,教育部宣布,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,研究制定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。
都有哪些重大主题?
已完成工作
■ 研制印发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》
■ 印发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、《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
■ 印发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
■ 印发《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》
■ 组织编写大中小学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》
■ 组织编写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》
■ 即将出台《“党的领导”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
正在推进工作
■ 组织研制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规划》
■ 即将印发《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
■ 即将印发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
可见,此次教材的修改主题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、思想道德、安全健康等素养方面,而非学科知识类。
加入这么多内容,又要如何加入教材呢?难道要一一单设课程吗?一些复杂生僻的内容娃能学懂吗?学习负担又加重了?
教育部为避免加重学生负担,进行了合理科学的统筹规划。
不单独开课,不加重孩子负担!
这些重大主题其实在现有的教材中多少有所涉及,但碎片化、不系统、不完善的现象对学习效果有所影响。
而部分政治性、文化性的抽象、晦涩的话题,大人尚且需要研究,更何况孩子呢?因此,通过改造和设计,来让低龄的孩子接受此类知识是重中之重!
而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的学习负担加重!教育部明确表示,这些主题教育要避免交叉重复、增加学生负担,必须加强统筹设计。
教育部教材局局长表示,重大主题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多个方面,概念、理论比较抽象,大中小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水平、生活经历有限,必须加以转化,不能简单照抄文件或贴标签。学生学习时间有限,课程门类内容总量要控制,不能一一独立设课。
为此,结合学科特点,以有机融入为主,注重发挥综合育人效应。在学科安排上,要全科覆盖、各有侧重,避免交叉重复。在学段安排上,有序递进,螺旋上升。
那重大主题都要如何加入教材呢?指导君给大家这整理了几个例子。
如《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要求,小学侧重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,初中侧重政治觉悟提高和品德锤炼,高中侧重政治认同和精神升华。
而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则明确,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,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,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。
据介绍,《指南》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以语文、历史、道德与法治(思想政治)三科为主,艺术(音乐、美术等)、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,其他学科有机渗透,“3+2+N”全科覆盖。
目前还有部分教材指南未发布,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国防教育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会如何渗透在孩子的课程当中。